當前位置:首頁 > 走進許昌 > 文旅資訊

許昌市2022年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系列活動之禹州十三碗制作技藝

【信息來源:藝術與非遺科【作者:甄璐雯【信息時間:2022-09-06 09:12  閱讀次數: 】【字號 】【我要打印】【關閉

該項目是源于禹州中西部地區的傳統成套宴席制作技藝,菜品為四葷、四素熱菜、一甜食、一涼菜、一甜湯、兩咸湯共計十三碗,故此得名。禹州十三碗是禹州西部山區“土生土長”地道農家菜肴,當地農家往往在娶妻嫁女、壽慶添丁等喜慶之日,宰殺自家經年圈養肥豬,輔以當地特產,請臨近鄉廚精心烹制待客宴席。主料為本地豬肉、豆腐、燜子、粉條等。多先將食材油炸或水煮,待客之日再上籠蒸制,而后倒扣在粗瓷海碗中,加入不同高湯托盤上桌。主菜有“里脊雞”“豆腐魚”“大肉皮”等,平中見奇,粗中見細,以肥而不膩、紅亮醇香、湯鮮味濃、回味綿長著稱。禹州十三碗的核心要素是以十三道寓意吉祥的菜品,講究次序禮儀的待客之道,獨具當地特色的飲食文化傳統。主客熱情互動,飽含古樸民風與濃濃鄉情,相關文化習俗為群眾自覺傳承,是舌尖上的鄉愁。禹州十三碗的主要特征包含:地道本土風味、巧妙運用食材、簡便美味兼具、烹飪技藝高超、充滿美好寓意、附著濃郁鄉情。

禹州十三碗是當地娶妻嫁女、添丁慶壽等場合必備宴席,濃郁的鄉土人情、和諧的溝通氛圍,是社區凝聚力的重要體現。其符合現代社會飲食營養美味、綠色健康的需求,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、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。是禹州本土自然物產、風土人情孕育的地道美食,是禹州飲食文化傳承發展的集中體現,是中原菜系的重要組成,在飲食日用中彰顯濃厚的人倫情感,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文風貌的生動體現。該項目體現了當地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傳統,與群眾生活密切交融,蘊含著豐富的人倫內涵,是地域文化認同的紐帶,也是中原飲食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。其誠信為本、求真求實的經營理念,依然是當下行業發展基本準則。

手機掃一掃
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
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
欧美日韩久久久久综合网